

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文化的主要遗存是墓葬,分布在固原市原州区西郊乡鸭儿沟,固原杨郎乡蒋河、河川乡石喇村、杨郎乡大北山村,彭阳县新集乡白杨林村,固原彭堡撒门村、候磨村,西吉县陈旧村、彭堡余家庄、杨郎马庄等30多个地方。总计墓葬100多座,出土随葬品6000件左右。这批遗址的时期为公无前7-3世 纪,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、竖穴单洞室墓、竖穴双洞墓、竖穴偏洞室墓四种类型。出土的陶器数量少而且制作粗焅,火候低,只有来砂红陶和灰陶两种,有单 耳陶罐、双耳陶罐等。青铜短剑是固原春秋、战国青铜文化中具有明显特征的器物之一。固原地区的多数墓中发现大量的车马饰件,并且大部分是实用器,如马衔、 马鏕和马笼头,它们主要用于驯养马。固原地区先民使用的铸造技术相当先进。人们不仅煅制铁与青铜,而且也在青铜表面涂一层类似漆的作用的物质(锡)。经过 这种方法处理的器物既防止了有害物的侵蚀,又能发出一种似银的光亮外表。


近几年来,固原市着力于文化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,用历史蕴含和文化元素丰富景区内涵,固原旅游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。